Home /Party Construction Efforts /Party History Learning and Education

【青年秘书读后感】一书鸿雁信 红色薪火传 ——读“一份信请来团一大”故事有感

Time : 2021-08-19 18:52:54      Author : 本站原创      Views:1367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师,对青年而言,深读党史这本“教科书”,能更好获得心灵的滋养、境界的提升,汲取青春奋进的力量。学习百年党史,细品每一段历史,细读每一个故事,感悟思想伟力。

1920年8月,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诞生,那么之后,北京、广州、长沙、武汉等地也建立了青年团组织。早期的青年团组织缺乏上级的指导、缺乏经费、缺乏人手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信仰并不统一,导致青年团到1921年5月的时候基本停顿了。1921年中共一大提出,必须重视青年团建设的问题,团一大就是为了能在全国建立统一的青年团组织而召开。这时,因广东青年团的建设和活动组织能力十分出色,广州各界青年积极组织和参与参与各类政治活动,英勇、活跃、团结一致、激昂奋进的精神面貌给党中央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且在当时全中国,广州是允许青年团公开自由活动的。

于是,时任广东区委书记也是广东地区团的书记谭平山收到团临时中央局准备四月在上海召开团一大的通知时,及时写信给团临时中央局施存统,不仅汇报了广东团的工作情况,同时在信中还强调,大会地点如能够改在广州更好,因为比较的自由。就是因为这一封信,将团一大的地点改在了广州。

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公开表明我们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真正的革命青年组织。团一大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个《纲领》和《章程》,标志着思想上、组织上完全统一的真正的全国性青年先进组织正式诞生。中国青年运动由此展开,冉冉朝阳般的新征程。

这就是“一份信请来团一大”的故事,让人不禁感慨,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他们是一个人,一群人,一个时代,是什么让他们执着于梦想,在追求中华民族复兴的路上,甚至不惜以生命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到“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我们是20世纪的80、90后,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当前,疫情处于较为严重复杂时期,防控更是处于关键阶段,如何打赢这场“防疫保卫战”牵动着千万人民群众的心。面对严峻的考验,我委在党的领导下,冲锋在前,奋战一线,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坚守公平正义的司法生命线,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案件受理部作为广仲的前线先锋,更是“靠前”站位,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我部各成员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坚决落实党的政策,与人民同呼吸,与家共患难:

一是设置党员先锋岗。自5月起,为践行党的宗旨,做实做深为群众办实事,案件受理部党支部在立案大厅设置党员先锋岗,组织党、团员同志每天进行值班,提供普通话、粤语双语沟通服务,给当事人提供耐心、有效的咨询服务。

二是窗口服务共享,努力实现“四个共享”。因国外疫情严重,国内特快专递无法正常送达。为实现跨地域收案件材料,切实解当事人之急需,有效实现案件当事人的权利,案件受理部立足于我委与伊朗仲裁委员会签订的《合作备忘录》,按照“广州标准”,由伊朗仲裁委员会协助送达伊朗籍案件当事人,实现了窗口服务共享。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纵使现实百般困难,但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广州仲裁委员会将始终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人民一道开创美好的未来。

 (作者:谭淑君


Party Construction Efforts
Contact us